福建省是清洁动力大省,海优势电和核电可供开发的电力资源潜力至少在1亿千瓦。近年来,跟着清洁动力的开发,福建所运用的电力资源仅为其间的10%,开发空间依然巨大。
漳州是福建六个滨海地市之一,海岸线长度约占福建省海岸线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年平均风速可达每秒8.5至9.5米,年日照时长超2000小时,海洋资源优、风能资源足、光能资源好、储能基地多,具有优厚条件的漳州承当了福建充沛开发清洁动力的重担。
2024年是漳州清洁动力基地的先行建造期,建造开展和成效怎么?记者在对话沟通和实地造访中寻觅答案。
打造清洁动力出产基地
走进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水中的鱼儿在片片规整摆放的太阳能电池板下愉快游弋,“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图景映入眼帘。
图为东山杏陈180MW海上光伏电站项目。资料相片
11月初,该电站作为福建省首个滩涂海上光伏电站并网投产。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东山海上光伏项目现场负责人吴风云说,电站年平均可提供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每年可节省标准煤9.0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
东山县饲养户沈珠钦正在自家的渔排繁忙着,他有着丰厚的饲养经历。聊起渔光互补形式,他饶有兴趣,“在海上装置光伏板,对海底石斑鱼、海虾等海产十分有利,像石斑鱼怕晒,晒久简单逝世。海虾要养活,温度一般要操控在20℃左右才行。”前几年,沈珠钦的渔排上装置了光伏板,渔排上的日子用电、冰柜等电器用电均运用光伏,每年可节省电量超越7200度。
追“新”逐“绿”,漳州的探究不止于此。本年6月27日,漳浦六鳌海优势电场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全容量并网,年上网电量超16亿千瓦时,年节省标准煤约50万吨。
作为全国首个批量化运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优势电机组的项目,这是我国敞开的深远海海优势电场建造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台16兆瓦的风电机转一圈预估能够发34度电,一年能够发6600万度电,可供3.6万户三口之家运用。”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开展部作业人员方晓洁说。
海优势电配备一再“上新”,风电机组制作技能继续迭代晋级。从陆上到海上,从修建屋顶到田间地头,风机顶风滚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新形式在漳州继续推行开来。
到现在,漳州区域清洁动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占比别离达44.79%、24.25%。依据当地电力部门测算,到2035年,漳州区域及周边海域核电、海优势电和光伏总开发规划可达7727万千瓦。这一数字的到达,意味着漳州区域动力供应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配备清洁动力运送途径
清洁动力多了,怎么合理运用出去而不成为“废物电”,这成为了新应战。建造“省际互联、区内刚强”的动力配备“高速纽带”,是漳州近年来探究出来的做法。
“现在模仿过电流维护动作进行断路器分合传动实验,相关人员留意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监控后台等处状况是否正常。”11月6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闽粤联网工程云霄换流站,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调试人员正在展开该工程投运以来的初次大规划“全面体检”作业。
闽粤联网工程是福建、广东两省首条电力联网线路,完成了福建、广东两省间电力互补互济、调剂余缺。该工程线路全长303千米,运送容量200万千瓦。工程投运两年多以来,累计运送电量93.49亿千瓦时。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调度操控处处长陈郑平介绍,广东、福建是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也是动力电力负荷中心。近年来跟着清洁动力建造速度加速,福建电力在自平衡基础上具有时节性向外省输出的条件。而广东则是典型的受端电网,近30%的电力需求从西南水电等地输入。受气候影响,西南水电来水期会集在7到9月份,福建来水期较广东早两个月。当福建进入汛期,盈利水电能够送至广东,弥补广东因西南水电送入缺乏导致的缺额;西南水电大发时,广东电网电力盈利可送入福建,缓解福建夏日负荷高峰期的供电压力。二者具有杰出的跨流域时节互补性。
“十四五”期间,闽粤两省风电等新动力总装机估计超越4000万千瓦,在动力结构中所占份额大幅添加,新动力消纳压力不断增大。记者测算,由于火电厂经过灵敏调峰的消纳本钱大约为150元/兆瓦时,而光伏发电或风电所需求的电储能方法带来的消纳本钱超越了600元/兆瓦时。
厦门大学中国动力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明,在省内无法消纳、发生弃新动力电量的情况下,闽粤联网工程可促进互联省份新动力消纳,大幅下降保证新动力消纳的调理性电源建造本钱,促进了闽粤两地动力转型,关于加速构建全国新式电力系统具有演示效应。
推进清洁动力工业开展
福建漳州土地资源稀缺,怎么破解工业开展空间限制?漳州借着海优势电工业开展的春风,安身海岛、优质硅砂资源禀赋,加速布局新资料新动力工业。
走进漳州东山临港工业园,记者看到,10万平方米厂房内的卧式出产线现已完成全自动运转,一根根海底电缆出产加工并装运上车。
福建海优势电资源得天独厚,然而在整条海优势电工业链中,唯一缺少海缆出产。瞄准商场空白,2023年6月,在东山临港工业园内,第一条“福建产”海缆出产线诞生,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所造的海底电缆单根长度可到达数十公里,分量可达数千吨,完毕了福建省不能出产海底电缆的前史。
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金武介绍,公司从陆地电缆转入海底电力电缆范畴,花了5年时刻深入研究,在2023年末前完成100千米的产能,东山海缆项目悉数建成后产能为1200公里。
在东山临港工业园,新资料新动力工业蓬勃开展。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一道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一粒砂”开展成为一条百亿工业链,带动工业集群晋级,逐步形成“规划化、集约化、园区化”光伏工业新格局。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司理雷丽君告知记者,玻璃不只广泛应用于修建、轿车、工业包装、家庭日用等方面,更是清洁动力、电子技能等顶级范畴的要害资料。现在,光伏玻璃已成为公司新的事务增长点,公司正运用现有商场需求扩张和光伏组件产能出海搬运趋势,提高海外产能占比。
不只仅是在东山县,在漳浦县,由于海优势电迎来高速开展,明阳、中船、金风、前景等风电配备企业纷繁落户于此。
福船一帆曾经是一家造船企业,由于职业不景气,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有一次,客户提出能否制作海优势电的塔筒。其时,海优势电职业爆发点远未降临,但这给福船一帆点明晰方向,多年的职业堆集告知他们,海洋经济值得深耕。
2015年,福船一帆开端攻关海优势电的塔筒制作要害技能。经过9年的堆集,加上海优势电商场逐步炽热,福船一帆订单不断。公司2023年年报显现,海洋工程经营收入占公司主营事务收入的九成。
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未来,漳州将经过清洁动力这一“支点”,撬动动力工业链和立异链协同开展,加速打造东南滨海最大清洁动力基地。依据测算,漳州清洁动力基地建造可带动风、光、储配备制作全工业链总产量约5500亿元,建造装置企业总产量约2200亿元,新动力工业年均产量到达770亿元。(记者 周义)